大眾網
伴隨著納米“飛刃”將“審判日”號巨輪切成碎片,2月14日晚,劇版《三體》在高潮中迎來大結局。歷經“幽靈倒計時”、“三體游戲”、紅岸基地、古箏行動等諸多名場景,電視劇臨近結尾時,超過26萬人參與的豆瓣評分上升到8.4。
對于劇集收尾處展現恢弘的“古箏行動”,有網友稱是對劉慈欣小說的“納米級”還原:“讓我想起閱讀原著時大腦沸騰的感覺,電視劇好像把小說中的場景‘摳’出來了!”網友們熱議的背后,實則是觀眾對于科幻,尤其是中國式科幻崛起帶來的欣喜。
科幻和人文“雙向奔赴”
剝筍式“迷霧”事件將觀眾牢牢鎖住
一場基礎物理學界的異動之下,納米材料學家汪淼與刑警史強順著追查,一步步揭開外星文明“三體”世界的神秘面紗,找尋“三體文明”入侵地球真相……憑借富有人文關懷的故事和充滿誠意的制作,劇版《三體》播出后收獲大量觀眾認可。觀眾不僅對于劇集的劇情改編的高度還原、精心的制作、演員的生動演繹等津津樂道,更因劇中難得的現實關照產生強烈共鳴。
宇宙閃爍、三體游戲、人列計算機、紅岸基地以及名場面“古箏行動”,劉慈欣在原著小說中編織的科幻概念、名場面在劇版《三體》中被一一呈現出來,劇集通過撲朔迷離的“迷霧”事件將觀眾的目光牢牢鎖住,并循著故事交織的暗線與明線,在追溯真相和本源的過程中完成情節的縫合和遞進,這種將硬科幻、高懸疑、強揭秘元素融于一體的做法,給作品賦予了鮮明的“迷霧揭開式”藝術特征,令人耳目一新。
此外,劇版《三體》特效場景還原度高、畫質精美,很多劇迷直呼“中國科幻電視劇也進入了工業化!”
IMDb單集最高評分達9.9
劇版《三體》成功發行多個國家和地區
數據顯示,《三體》電視劇1月15日開播首日熱度值最快破2萬,打破騰訊視頻劇集首日熱度值紀錄。開播1小時,站內熱度破25000,豆瓣實時雙榜和貓眼全網熱度總榜第一;同時登上燈塔全網劇集正片播放市占、輿情熱度以及電視端同時段直播關注度第一。
電視劇《三體》在國內收獲高熱度高口碑的同時,已確認在中國香港、中國澳門、日本、韓國、越南、俄羅斯、美洲、歐洲、中東、大洋洲、印度等地區發行,不僅實現多個地區緊貼國內播出進度,亦與多國開展獨家合作,覆蓋更廣大的海外人群。
數據顯示,開播以來,劇版《三體》在Youtube平臺觀看人數超400萬,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北美地區日均站內播放量高居TOP1,IMDb評分連續19集突破9.0,其中單集最高評分達9.9,要知道,此前火遍全球的情景喜劇《生活大爆炸》在IMDb上的評分也才8.2。
一直以來,觀眾對于科幻題材作品的認知大多來自歐美劇,科幻題材也并非國產劇出海的主要類型。分析認為,劇版《三體》口碑熱度海內外雙爆,以優質內容作為劇集基底“高開神走”,揚起了中國科幻出海之帆。
從影視劇到衍生內容宇宙
一波“三體”潮正在襲來
在劇版《三體》正式完結后,番外劇《三體:大史》隨之宣布制作計劃,向三體衍生內容宇宙邁出了第一步。
《三體:大史》是對番外的首次嘗試。主創團隊希望可以通過這些番外,來豐富“三體內容宇宙”的細節?!度w》總制片人趙驥龍表示,原著時空跨度上非常大,有很多時代的描述都是編年史式的,對時代和社會有概括式的描述,但沒有生活細節的展開。這也是這個IP的魅力,可以留給讀者非常多的想象空間,也給了影視創作很多想象空間。
談到具體的IP開發思路,趙驥龍表示,在開發的前期,主創團隊就進行了很多細分領域的嘗試,包括風格化動畫的細分領域的《我的三體》、聲音用戶的細分領域的廣播劇等。而動畫、電視劇的正劇和番外、電影,以及包括VR,線下沉浸式體驗、泛文化類的人文綜藝和圖書出版在內的其他更多形態的內容作品,都已經在公司后續發展的整體計劃中。
電影方面,三體宇宙CEO趙驥龍透露,關于電影的一切開發,公司很慎重,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改編思路和故事呈現,希望在更完善的工業體系下進行更大膽推進。主創團隊也會根據近期動畫版與電視劇版三體的反饋,對后續的拍攝計劃進行相關調整。
有專家指出,目前科幻作品在國內仍屬小眾板塊,擁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IP彌足珍貴?!度w》以電視語言為載體,對文學原著IP價值進行跨界轉化與承接,或為文學IP突破形式窠臼、開展跨界“聯姻”打造范本。
誰在掙錢?
《三體》背后的公司是他們
隨著《三體》熱度直線走高,幕后公司也吸睛無數。公開資料顯示,《三體》由中央電視臺、騰訊視頻、三體宇宙、咪咕視訊、靈河文化出品,騰訊視頻、咪咕視頻和cctv-8也是《三體》的播出平臺。
此外,慈文傳媒則系靈河文化的參股股東。咪咕文化則是由中國移動100%持有。
劉慈欣當年作價10萬元就賣掉了《三體》版權,而游族網絡在2018年初以1.2億元收購了原《三體》影視劇版權持有人張番番的公司,拿下《三體》的版權,并組建三體宇宙公司,進行IP的項目推進和落地工作。
2022年6月,“命運投影”版海報和“塵?!卑骖A告片發布時,除了各類社交平臺刷屏外,A股游族網絡連接兩天大漲,其中一日更是收獲漲停。
業內人士表示,因IP的影響力,《三體》本身不缺少關注度,而該劇的幕后公司則匯聚了臺網資源,聯合運作及多渠道同步開播的布局,能讓作品本身的熱度進一步升高,這也將再反哺到公司及平臺層面,不僅讓以上出品方分得版權紅利,也將使播出平臺獲得一波流量與用戶。
呈現“原汁原味”的華夏過往
《三體》的火熱,讓中國式科幻走向世界
劇版《三體》本次不僅在國內外都擁有了堅實的口碑與好評,更為國產科幻劇出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,成功樹立了全新標桿。
中國式科幻更注重講好故事內涵,這也說明了無論是科幻還是其他類型的作品,故事永遠是最主要的部分?!度w》中核心故事是兩大文明之間的對抗,但它呈現的是人類作為“蟲子”,身上所具有的堅韌不拔和敢于反抗的力量。
即便單純就劇情而言,也讓觀眾意識到,拯救地球的主角不一定就是西方的“變異人”,還可以是中國人;憑借的也不再是近戰肉搏、科技特效、個人英雄主義,而是根植于中華文化土壤的東方智慧。比如,從伏羲的敬天祭神、周文王的占卜推演到孔子的推崇禮法,劇中的影視化處理表現出了原汁原味的東方故事,又如被網友集體盛贊“封神”的15集,為秦始皇加入關中口音、為“計算機”注入華陰老腔……這些精彩到“令人發指”的細節處理,既能讓人沉浸在宇宙般的想象空間,又充滿濃烈的東方色彩,很容易讓人相信,這就是 “原汁原味”的華夏過往。
這些故事的邏輯,是中國觀眾對于本土文化的高度認同??倢а輻罾谝哺锌?,劉慈欣用中國的方式,中國的態度,讓我們認知到我們可以擺脫對海外的科幻模仿、特效崇拜。而觀眾對于《三體》的買賬,正說明了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。
(大眾網·海報新聞編輯 俞春紅 綜合中國日報、光明日報、澎湃新聞、每日經濟新聞等)
責編:李云霞
審核:丁厚勤
責編:丁厚勤